编者按:
自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以来,社会各界对军民融合的关注热情持续高涨,军工产业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也逐渐纵向深入,横向展开。近日,航天通信部署开展了“大国顶梁柱”系列改革开放40周年企业发展成就宣传——军民融合战线上的航天人,大力宣传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先进人物和主要成果。
作为成都市军民融合试点企业之一,成都航天把握机遇,利用好军民供需对接机会,促进资源共享,夯实自主发展基础,推进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扩大技术产业版图,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借这股东风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军民结合逐步发展为军民融合,无数航天人在军民融合的战线上燃烧青春、奋力拼搏。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适应市场需求,成都航天提出了“提速提质,创新创收,军民共进,换道超车”,在全公司范围,尤其是技术中心内部,掀起了一股技术创新的热潮,努力为推动军民融合作出贡献。成都航天技术中心副总设计师杨自力同志作为公司技术战线的排头兵,作为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老同志,他对待科研工作和技术创新却始终保持着年轻人般的热情。作为航天部航天奖获得者、成都市劳动模范、“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军用电台承制单位专家型保障人员,成都航天技术中心的技术“大拿”,杨师用自己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开阔的技术眼界,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厂内各项重点项目保驾护航,在长期从事机载通信电台设计工作中,为公司的各个产品研发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1.入山闭关 潜心钻研
某型号产品立项之后,杨师主持型号研制。在项目初期,研发团队进入青城山镇开始封闭研发,杨师作为项目带队随着开发人员一起入住封闭基地。基地处在青城山间,条件十分艰苦,杨师带着研发团队在这里一住就是两年多。在二十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早上起床就开始投入研发工作,一直到晚上还要整理和讨论当天调试遇到的问题,只有吃饭的时候才能放松休息一下。青城山夜风习习,山间跳动的点点灯光照映着杨师和他们队伍忙碌的身影。对于项目组成员来说,忙到夜里十点多早已成为日常,平时周末奔赶回家也只能休息一天,而杨师为了保证项目进度,很多时候大家都休息了他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为大家看代码、跑仿真、找问题,有时一个多月都回不了家一次,而“留守”在青城山封闭基地。在杨师的带动下,整个团队洋溢着争分夺秒的科研氛围,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埋头干,保证了项目初期的开发进度。
2.稳扎稳打 追求创新
科研工作,不仅要有速度,还要有质量。任何不创新、创新慢的产品,最后都会被慢慢淘汰。只有紧跟需求,大胆创新,才做出质量过关、品质上乘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杨师坚持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项目团队坚持用新路子开发新产品。在他的指导下,项目中的很多核心技术都是用新方法实现的,很多老算法也针对性能进行了改进。从低速率编码时符号检测方法的仿真和实现到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法的提出,每一个技术指标上的“小突破”,“小前进”,都凝聚着项目组所有技术人员的心血和努力,提高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项目中技术创新点,仅申请专利及发表论文就有达十几篇,极大地扩充了技术中心的技术储备库,为今后其他项目的展开提供了丰富和成熟的技术经验。其中关于跳频、编码等关键通信技术的专利,是我们实现技术创新的保障,是成都航天走军民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的路基之石。
3.认真负责 言传身教
虽然杨师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总体方面,但同时许多项目的仿真情况和代码完成他都要进行把关和监督,有时候还亲自上阵写程序。不管是一份文档,还是一段代码,他都要求规范合理,要弄清楚为什么,体系要求满不满足,代码优化合不合理,对性能指标有没有提高,采样数据和仿真结果是否匹配,都要讲的清清楚楚。对待技术严谨认真正是其大师风范的体现。技术中心有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哪里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哪里就“召唤”杨师。在杨师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将刻苦钻研、大胆创新的科研作风传给了身边的每一位同事,为公司和研发部门各产品系统提供理论指导和关键技术支撑,带领和培养了100多人的研发团队,经过时间和事实的检验和历练,其中数十人成为公司的产品主师或行政领导。
杨自力总师,是新时代航天人的榜样,既能踏踏实实把项目做好,也要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寻求新的突破。抢抓新一轮机遇挑战,紧跟国家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积极响应集团公司战略举措,完成公司的既定目标,正需要我们向榜样学习。继承老一辈航天人身上这种肯钻研敢创新的科研作风,继承他们身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用磅礴青春为军民融合的推进、为航天事业的进步、为成都航天的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闭】 【打印】 |